idera

杂食。搞的fandom见合集。

【江东双璧】理性评析

声明:分析部分都基于《双璧》这本书,与正史无关。
感觉三国圈里有个奇怪的现象。。。所有人都对肥田的《江东双璧》口诛笔伐,但所有人都还是会去看,有些还会不止一遍地刷。刚入圈的新人听了前辈的介绍后,大都知道这部作品黑点满满,但也还是会选择去看。
我的看法?怎么说呢,黑点确实有而且不少,但优点也是同样明显的。
不算非常优秀的作品,但绝对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不堪。
文中有一段是讲孙策发兵去讨伐袁术,周瑜留下来为他镇守吴郡。因为那年大旱,所以粮草不够了。
周瑜的选择有二:一,开城放粮济民,但军队粮草就会断。二,置百姓于不顾,但保证军队粮草供应。
他选择了后者。
孙策打完仗回来后知道了周瑜的做法,气得发狂。他认为应该开仓济民。
于是我就在想,他们二人,究竟谁的想法算是胸怀天下。
说到底,其实就是孙策想的是百姓,周瑜想的是孙策。
你说,这样的话,就是周公瑾眼光窄了。因为他只想着孙策一人的安危,置百姓于不顾。而孙伯符则是心系黎民百姓之人,他才是真正的胸怀天下。
因为得了民心,才能有霸业。
这么说似乎没毛病,也确是基于文中事实说话。
但你换一个角度想。
孙策顾百姓不错,但他只顾了吴郡这一城的百姓而已。而如果真留了粮给百姓,那意味着前线将士们粒米也没有了。
没有粮草,打什么仗。孙策和他的军队也许会被打败,又也许会活活饿死在前线。甚至孙策本人能不能活着回来都很难说。
这个时候,是周瑜留了粮草给孙策,他们才得以继续那场战斗,才得以胜利归来,才得以占据重要的城池。
如果没有周瑜,哪来江东子弟兵的凯旋而回。(如果没粮,全军覆没也不是不可能)
如果没有江东子弟兵,哪来东吴的地盘。
如果没有东吴地盘,哪来孙策的霸业。
这么说下来,在双璧的设定里,最心怀孙策霸业的,甚至都不是他自己。
是周瑜。
如果说孙策考虑到的是百姓,那周瑜考虑到的就是整个江东未来的发展。
也就是所谓大局。
说的残忍直白一点,就是饿死哪部分人更合算的问题。
周瑜不是傻子。他选择了对孙策及其霸业有利的答案。
分析完,我也不知该如何解答自己最初的问题了。
策瑜,究竟谁才是心怀天下的那个?
或许都是,又或许都不是。
说回《双璧》本身。虽然文笔真心非常优秀,但我还是要在这里说几点文章的不足。
第一,关于孙策的性格。应是没小说里描绘得那么急躁暴戾不顾大局,不然怎能称霸一方、取信于民。
第二,关于赤壁一战,周瑜以琴声为号的事。根本是没有道理可循的。那个时候又没有扩音器,就算有,古琴的声音也依然很小。在万马军中,根本不可能有人听得见。
再者,我认为周瑜不可能只是在船头发号施令,且还有闲工夫和孙权唠嗑过去的事。。。那会儿他是总指挥,应忙得不可开交,紧张万分才是,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与孙权谈过去,谈回忆。
第三,周瑜儿时落水落下肺病导致其死亡的事。这次落水,按肥田的说法,是孙策小时候给一脚踹水里去的。本来很有回忆感很温馨的童年旧事,非要扯到周瑜之死的话就显得很尴尬了。因为这样一来,就好像在说是孙策导致了周瑜的死一样。而史实根本不是这样,只是周瑜途中染了恶疾而已,与孙策毫无关系。我个人认为儿时因孙策而落下肺病致死这个虚构联系真的可以不要。
第四,关于周瑜和孙策的武力。虽然小说主角是策瑜,但我认为也不能只写他二人之间的武力较量啊,应适当增添一些他们与其他人的打斗部分,比如赫赫有名的小霸王酣战太史慈,完全可以写进去,但是作者并没有提到这一段。
而且,即然走的是演义向,那么周都督的群英会舞剑以及蒋干盗书一段,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情节,然而作者并没怎么写。。。
第五,这部的写法实在太招黑了。。。怎么说呢?如果正史上策哥有缺点是A,那么这部就把策哥的缺点写成B了。
先从于吉说起。历史上的于吉,说白了,就一邪教头子。。。我策哥呢,一来作为一唯物主义青年容不下这个,二来于吉严重威胁到了他作为一个统治者的影响力,他杀于吉,于情于理都很合适啊。据史书记载来推测,我觉得于吉应该并不会真正的医术。真想普渡众生,华佗就是个例子。而于吉这架势,一看就不是真想为人治病,分明是装神弄鬼收买人心罢了。放到现在,顶多就一比较厉害的传销人员而已。打击传销,不对么?
然而放到那个时代,有人便分不清对错了。
策哥一来打击了骗子,二来维护了统治,你说他哪点做的不对。
然而双璧里硬把于吉改成救人行医的优秀道士?把策哥杀于吉搞的策哥犯了众怒逆了天道一样?史书里那个“士民见者,莫不尽心,乐为致死”的策哥呢?
作者的脑回路也是奇怪。前面强调策哥怎样迫切地想要开城放粮济民,表达策哥爱民如子;后面又说策哥硬是不顾众人阻拦杀了能治百姓疾病的于吉。。。中间还插播一段流言,什么策哥戾气太重才给江东一地带来的灾荒?但是史书里策哥都“士民见者,莫不尽心,乐为致死”了,你告诉我百姓觉得他带来了灾难?你逗我呢?
我承认这部里的策哥缺点比正史多太多,包括做事鲁莽、考虑不周、不顾大局、心胸狭窄。。。这是《双璧》无法忽视的缺点,我也很不能忍。但其对于策瑜关系的描写,我认为,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糟糕。
有些人说关于他俩关系像风筝的描写很不好,仿佛策哥利用公瑾。虽说作者的本意确是如此。。。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我觉得这种描写也可以理解为体现了公瑾对策哥的一片忠心。策哥对公瑾的收放也不代表着他利用他,只是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人处理合适的事情罢了,没有什么利用怀疑之嫌,只是代表了他孙策对周瑜的了解。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他,什么地方不应让他卷入。这才是真爱好嘛。要是孙策事无巨细都听从周瑜意见,遵从周瑜看法,你当策瑜是那种传统的君臣CP么。。。
所以,不管作者怎么想的,我还是那些话。
肥田你黑册子里的那一切理由只能证明:孙策,他器重周瑜,也信任他。
因为器重,才会把看起来吃力不讨好做的工作交给他。
因为信任,才不担心他做这样的工作会对自己有什么怨言。
正因为已经亲近到了一种境界,他才敢那么对他。看起来似乎是利用,实则是极度地推心置腹。
BTW,这部里策哥虽然OOC严重,但他俩的争吵部分,依我看,还真没到OOC的地步。恰恰是这些争执,使得故事和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。
除去以上部分,整部小说的感觉还算可以。史实和演义的结合也处理得比较妥当。历史和演义都没提的地方,脑洞开得恰到好处,让人不觉得衔接不起来或者突兀。这一点同样值得肯定。
同时对于演义中三气周瑜部分的略去也很妙。若是写了这段,整个文风以及人物性格就要矛盾了。
最后说一下番外。真心是见过写得最不违和的历史cp现代AU。很心水他们几人的那场比赛,那次旅行。很心水他们之间那种友情。
P.S.要是我以后大学生活也能和他们一样,我就知足了😂
2018.1.16.

评论(25)

热度(154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